高中畢業就到馬來西亞求學創業…27歲總監:錢少事多離家遠,只要死不了,都應該去試
Jeff是個道地傳統教育長大的小孩,和別人不同的是,不甘於只在台灣求學,台中一中畢業後就一個人獨自帶著十萬塊,到馬來西亞念書,開啟獨立求學生活。
過程中認識非常多在馬來西亞的台商,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業家,直到畢業後,因為對於東南亞市場的了解,所以被一間台灣廣告公司相中協助發展東南亞市場,爾後,每月行程就是台灣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、緬甸,甚至歐洲走跳,也因為熱愛音樂,在馬來西亞開了獨立工作室。27歲,成為這家公司的亞太地區總監,工時彈性,各行各業的人脈圈,他隨時可以創業或合夥生意,蒐集好多不同人的故事,這些故事都是借鏡也是他心靈成長來源之一。
-
有天心血來潮我問他,你覺得年輕人剛畢業應該怎麼看待一份工作?
他回我簡短一段話:「越年輕越應該找錢少事多離家遠,這樣才會一鼓作氣。」就因為年輕才更能承擔風險,才更有勇氣。
「我曾經進口了一些USB充電線,然後在吉隆坡路邊嘗試拿著紙板賣,反正死不了,為什麼不試試?事實證明,還真的賣得出去,之後要做什麼業務我都不太怕了。」
跟著市場學做人,學會應對進退及不同種族文化之間的禮儀,說到底,生意就是買跟賣,行銷你的專業及人格,如果今天你累到一躺平5秒就睡著,那你正在往自由的路上。
我很久沒聽到這種評論了,我很佩服他在21歲就有這種勇氣,很像之前有位業務主管跟我說過的一句,「要讓人學會游泳,就是直接把他丟下去。」 剛開始很辛苦,但慢慢知道怎麼划水怎麼吐氣,自然就會用自己的方式前進了,久了甚至可以教別人如何游泳。
很多人都說現在八年級生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,宅在家裡不出門,滑滑手機就賺錢;但我認為是環境,環境造就思維,身邊不乏想出人頭地的一群年輕人,只是他們吸收資訊容易,卻很容易沒有中心思想而盲從。
-
從周遭年輕朋友的例子,看出幾點特徵,提供給積極想創造些什麼的人參考:
- 創造自己的故事:如果一份工作寫在履歷上變成幾行條列式的文字,有沒有辦法創造更多有亮點的話題?也許包含參與社團,實習經驗中的學習;熱愛的旅遊,不是只從去熱門景點,而是找出自己的路。
- 永遠具備熱情:前陣子聽到許景泰先生演講分享的很棒,讓自己每天充滿主菜,配菜及甜點。如果只有工作真的太可惜,豐富的人生經驗也可以幫助自己創造故事。
- 永遠具備好奇心:人不可貌相,常常我們會從名片,職稱來定義一個人的價值,但現在講求人脈整合,可能你認識的這位朋友是個工程師,但下班後是個專業健身教練,本身還有經營其他副業投資餐廳及工作室。好奇心可以讓視野更廣,是驅動人成長的力量。
- 遠離同溫層:過去是工業革命時期,所以讓企業越快賺錢的方式,就是將人的產值分類,所以出現各種大學科系,但現在是創意黃金時代,不同科系背景的人彼此合作,越能創造新火花,人脈圈越廣越好,離開校園之前,受同科系影響,容易產生同溫層,越能讓自己的圈子越廣,越有機會刺激思維。
常常會聽到上一輩說,現在是年輕的世代,但是常常上一輩還是想掌權不願意放權,明明資訊透明方法應該很多,但其實越找不到方法,從Jeff的故事中可以看出關鍵,勇氣,讓他跳出台灣,而且不是模仿或複製其他人的方式,也不是聽從誰的建議,從沒有方向中找出目標,做了再說,這條路就是他創造的。那你呢?